新华网:三江源保护和建设工程四年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新华网西宁1月11日电(袁黎 何伟)截至2008年底,三江源生态?;ず徒ㄉ韫こ讨醒胱ㄏ钔蹲使蚕麓铮玻匆谠?,占该工程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完成投资22亿,共有19个项目开工建设。自2005年实施以来,一系列生态?;ず徒ㄉ韫こ倘〉贸尚В瓷肪持鸾サ靡愿纳?。
据青海省三江源生态?;ず徒ㄉ璋旃夜こ滩恐魅污蠖鹘樯?,自2005年国家计划投资75亿元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截至目前,三江源共完成投资22.15亿元,《青海三江源自然?;で;ず徒ㄉ枳芴骞婊分腥范ǖ模玻哺鱿钅恐?,已有封山育林、黑土滩治理、鼠害防治、沙漠化治理、能源建设、湿地?;?、生态移民、人畜饮水、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19个项目工程开工建设。其中,共完成封山育林182.68万亩,黑土滩治理面积14.6万亩,封沙育草17.56万亩,生态移民搬迁入?。矗矗罚盎?,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
“三江源生态?;ず徒ㄉ韫こ淌凳┧哪昀矗谒春δ芑指?、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沙化土地治理和湿地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郜贵恩说。
2006年至2007年监测数据显示,三江源出境水量有所增加,从412.70亿立方增加到492.76亿立方,草地生产力有所恢复,沙障方格的设置有效控制了沙粒的移动,逢大风天气,治沙区不再黄沙弥漫,对公路的危害明显减轻。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催生了综合实验区的构想。2009年6月前,中国将出台《三江源国家生态?;ぷ酆鲜笛榍饭婊桨?,主要致力于通过生态建设、生态补偿机制来提高扶贫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促进三江源地区协调发展。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国最大和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米,是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