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国湿地?;すこ坦婊?/h1>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4年2月2日
东北三江湿地茂密的野生植物
编者按:为了实现我国湿地?;さ恼铰阅勘?,日前,由国家林业局等10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湿地?;すこ坦婊罚?004—2030年)得到了国务院批准。该《规划》打破了部门界限、管理界限和地域界限,明确了到2030年,我国湿地?;すぷ鞯闹傅荚颉⒅饕挝?、建设布局和重点工程,对指导开展中长期湿地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豆婊访魅方揽拷⒉棵判骰?、加强湿地立法、提高公众湿地?;ひ馐?、加强湿地综合利用、加大湿地保护投入力度、加强湿地保护国际合作和建立湿地?;た萍贾С盘逑担Vす婊飨钊挝竦穆涫?。现将《规划》的主要内容摘要介绍。
总体目标
到2030年,使全国湿地保护区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使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完成湿地恢复工程140.4万公顷,在全国范围内建成53个国家湿地?;び牒侠砝檬痉肚?。建立比较完善的湿地?;?、管理与合理利用的法律、政策和监测科研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湿地区?;?、管理、建设体系,使我国成为湿地?;ず凸芾淼南冉摇F渲写?004到2010的7年间,要划建湿地自然?;で?0个,投资建设湿地?;で?25个,其中重点建设国家级?;で?5个,建设国际重要湿地30个,油田开发湿地?;な痉肚?处,富营养化湖泊生物治理3处;实施干旱区水资源调配和管理工程2项,湿地恢复71.5万公顷,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38.3万公顷;建立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区23处,实施生态移民13769人;进行科研监测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建设布局和分区重点
东北湿地区。位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及内蒙古东北部,以淡水沼泽和湖泊为主,总面积约750万公顷。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大小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山地等是我国淡水沼泽的集中分布区。该区域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开垦,使天然沼泽面积减少。该区建设重点为,全面监测评估该天然湿地丧失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变化情况;通过湿地?;び牖指醇吧┮档确矫娴氖痉豆こ?,建立湿地?;ず秃侠砝檬痉肚?,提供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合理利用模式;加强森林沼泽、灌丛沼泽的保护;建立和完善该区域湿地保护区网络,加强国际重要湿地的?;ぁ?/FONT>
黄河中下游湿地区。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海河流域,主要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和山东。该区天然湿地以河流为主,伴随分布着许多沼泽、洼淀、古河道、河间带、河口三角洲等湿地。该区湿地?;さ闹饕侍馐撬试慈狈Γ捎谏嫌蔚厍慕亓?,河流中下游地区严重缺水,黄河中下游主河道断流严重,海河流域的很多支流已断流多年,失去了湿地的意义。该区建设重点为,加强黄河干流水资源的管理及中游地区的湿地?;ぃ媚纤钡鞴こ坛⑹孕缘乜故鼗指吹氖痉?,加强该区域湿地水资源?;ず秃侠砝?。
长江中下游湿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淮河流域,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和最具有代表性地区,主要涉及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上海和浙江7?。ㄊ校8们试捶岣?,农业开发历史悠久,为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和水产基地,是一个巨大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湿地?;っ媪俚淖畲笪侍馐俏Э训鹊贾绿烊皇孛婊跎?,湿地功能减弱,水质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环境退化。该区建设重点为,通过还湖、还泽、还滩及水土保持等措施,使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的面积逐渐恢复,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状况,使该区域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ぁ?/FONT>
滨海湿地区。涉及我国东南滨海的11个?。ㄇ?、市),包括杭州湾以北环渤海的黄河三角洲、辽河三角洲、大沽河、莱州湾、无棣滨海、马棚口、北大港、北塘、丹东、鸭绿江口和江苏滨海的盐城、南通、连云港等湿地,杭州湾以南的钱塘江口—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河口与海湾湿地。该区域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利用和浅海污染等,导致赤潮频发、红树林面积下降、海洋生物栖息繁殖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建设重点为,评估开发活动对湿地的潜在影响和威胁,加强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建立候鸟研究及环保基地;建立具有良性循环和生态经济增值的湿地开发利用示范区;以生态工程为技术依托,对退化海岸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恢复与重建;调查和评估我国的红树林资源状况,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提供不同区域红树林资源?;ず秃侠砝媚J?,逐步恢复我国的红树林资源。
东南和南部湿地区。包括珠江流域绝大部分、东南及其诸岛河流流域、两广诸河流域的内陆湿地,主要为河流、水库等类型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湿地泥沙淤积、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该区建设重点为,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在河流源头区域及重要湿地区域开展植被?;ず突指创胧?,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湿地自然?;でㄉ?。
云贵高原湿地区。包括云南、贵州以及川西高山区,湿地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省的高山与高原冰(雪)蚀湖盆、高原断陷湖盆、河谷盆地及山麓缓坡等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些靠近城市的高原湖泊有机污染严重,对湿地不合理开发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流域缺乏综合管理,湿地生态环境退化。该区建设重点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に试春蜕锒嘌?,进行生态恢复示范,对高原富营养化湖泊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实施宣教和培训工程,提高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す谝馐?。
西北干旱湿地区。本区湿地可分为两个分区:一是新疆高原干旱湿地区,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等北疆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间盆地和谷地及山麓平原—冲积扇缘潜水溢出地带;二是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宁夏的干旱湿地区,主要以黄河上游河流及沿岸湿地为主。该区湿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干旱和上游地区的截流导致湿地大面积萎缩和干涸,原有的一些重要湿地如罗布泊、居延海等早已消失,部分地区成为“尘暴”源,荒漠干旱区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建设重点为,加强天然湿地的保护区建设和水资源的管理与协调,采取保护和恢复措施缓解西部干旱荒漠地区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的湿地环境恶化、湿地面积萎缩甚至消失的趋势。
青藏高寒湿地区。分布于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西部等,地势高亢,环境独特,高原散布着无数湖泊、沼泽,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海拔3500米—5500米之间。我国几条著名的江河发源于本区,长江、黄河、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等河源区都是湿地集中分布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草场退化、荒漠化严重,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环境退化,功能减退。由于该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该区湿地?;び绕涫墙釉辞氐谋;ど婕暗匠そ?、黄河和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该区建设重点为,加强保护区建设及植被恢复等措施,?;な澜缍酪晃薅那嗖馗咴亍?/FONT>
辽宁盘锦芦荡是世界上植被类型保存完好的滨海沼泽湿地,栖息着三百多种水禽。